區塊鏈 2.0 – 以太坊

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程式:區塊鏈智能合約 DApp

條件被觸發。就會強制執行的代碼。一旦部屬

智能合約的起源

以程式自動化執行商業合約的條款,以降低合約驗證

讓電腦以幾乎沒有時間差距的方式完成合約驗證及履行。

什麼是智能合約?什麼是 DApp?

我們對智能合約的期望是商業運行的過程必須要不能修改或不希望它被修改,且這些條款的邏輯可以用程式撰寫,並在特定條件觸發後自動執行,而不需要人工處理。

  • 自動販賣機:投入金錢 > 選擇商品 > 提供貨品
  • ATM自動提款機:插卡 > 輸入密碼 > 發鈔

智能合約的特性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我們都需要智能合約的存在。舉例:股票投資、期貨交易當你確認交易後反悔,目前是用法律約束,讓這件事情可以被信任和規範。

防止竄改(Tapmper-proof)

智能合約一旦被部屬到區塊鏈上就幾乎不可能被竄改

公開透明(Public and Open)

公有鏈上的智能合約都是開源的,這意味著


比較傳統伺服器和智能合約DApp

傳統伺服器 智能合約DApp
程式中心化伺服器儲存 / 執行 程式由節點儲存 / 執行
代碼不公開 代碼公開透明
容易被單點攻擊 自然避免單點攻擊

區塊鏈1.0&區塊鏈2.0:目前區塊鏈效能問題與技術鴻溝

新技術所面臨的難題,每個課題都有它時代背景下的難題,是每個創新技術發展的必經過程。ex. 最初代的行動手機黑金剛,當初並沒有人手一機。

  • 缺乏可擴展性
  • 高交易延遲
  • 高交易手續費
  • 耗能
  • 中心化問題

各系統每秒交易次數比較

  • VISA:每秒驗證 24,000 筆交易
  • Paypal:每秒驗證 200-300 筆交易
  • Bitcoin:每秒驗證 7 筆交易

公有鏈 vs 聯盟鏈 vs 私有鏈

如果你希望用到區塊鏈的某些特性,但你又不希望照單全收,希望保留一些彈性,那從公有鏈、聯盟鏈到私有鏈,有點像是在商業策略考量上的選擇,需要考量實際上的運用場景做抉擇。

公有鏈-舉例:比特幣、以太坊

公有鏈向全世界任何人公開,所有人都可訪問、發送、接收、認證交易。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共識過程的區塊鏈。共識過程決定哪個區塊鏈可被添加到區塊鏈中,也因此公有鏈「通常」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 特色:不可竄改、匿名公開、技術門檻低,真正去中心化。每個參與者可以看到所有的帳戶餘額和其所有的交易活動。
  • 缺點:分散式治理仰賴共識決,更新迭代慢,初期建置成本高昂。若企業採用公有鏈,企業需求無法完全得到滿足。

聯盟鏈-舉例:Facebook Libra

聯盟鏈適合於機構間的交易、結算或清算等 B2B 場景。例如在銀行間進行支付、結算、清算的系統就可以採用聯盟鏈。

特色:有限參與者、代碼僅公開給聯盟成員、外部有查閱權但無記帳權,重點在於允許誰參與網路、執行共識協議及記錄交易,透明度與協作性也因此受到影響。

私有鏈-舉例:目前沒有指標案例(可能考量的點 – 是否為了創造 Blockchain-Ready 的環境?)

意義上有點跟中心化資料庫相同,但每個人對它的觀感不大一樣,對於私有鏈的定義目前並沒有比較合理的商業解釋。如果某一天有這種鏈的形式存在,那私有鏈存在的價值很可能是讓私有鏈很簡單的轉成公有鏈或者是聯盟鏈。


區塊鏈真正的挑戰:目前的區塊鏈尚缺乏落地應用或指標區塊鏈應用場景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公平、需要公正、需要公開,有時候甚至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對於某些人的信仰價值更好。ex. 日本人的消費文化還是比較習慣用現金,少用信用卡。

  • 一般大眾對區塊鏈認知不足
  • 既得利益者不願採用
  • 協作隱私及安全性問題
  • 信任(信仰)價值觀不同

01 / 區塊鏈發展困境:目前普遍對區塊鏈認知不足

目前許多應用還處於模糊或漸進式的階段,舉例 Line Pay 的背後還是有綁訂一卡通,比較能讓你安心取得你對這個網路的信任。目前的應用多朝向支付系統、評價系統的區塊鏈信任共識基礎方向發展。

  • 區塊鏈發產還在早期階段
  • 漸進式創新(新舊場景交互出現) / 破壞式創新(踩到別人的地盤容易造成反彈應用) / 無痛創新(了解通訊協定技術 vs 單純上網享受體驗,不需要了解太多但能自然存在)
  • 負面新聞 / 加密貨幣炒作 / 資金盤 / 博奕
  • 導致缺乏落地應用

02 / 區塊鏈發展困境:既得利益者不願採用

選擇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問題上,有多少商業行為的信任問題是可以被接受?或是可以部分中心化部分去中心化的混合模式並行?抑或商業模式上,有些不能被解決的信任問題的話,區塊鏈也不見得做的到。中心化解決不了的,去中心化也不一定能做到信任共識的排除。

  • 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
  • 商業模式上的困難
  • 有時技術進步造成商業退步
  • 價值觀跟企業發展的選擇

ex. 某咖啡廳發了咖啡點數 vs 某航空公司也發了點數,咖啡點數 10 點要兌換 航空點數 10 點,價值的認識共識不同,也許商業模式上就不能夠被信任。另外還有發行點數,用戶使用頻率高低,也一定程度反應了他的價值高低。

真實生活中常見的品牌點數價值轉移場景舉例

目前比較成功的點數兌換,就是 3 大航空聯盟的點數兌換機制(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及寰宇一家)。基於相同的點數價值轉換標準,讓大家信任這個點數兌換的價值轉移基礎共識。

因此區塊鏈應用實際上的應用模型,應該放在區塊鏈可以解決一個問題的部份,或是你能夠用區塊鏈解決企業發產上的哪些問題?

03 / 區塊鏈發展困境:協作隱私及安全性

區塊鏈在許多層面都有許多討論,同時也要思考放在智能合約DApp上面的條約,是不是要思考一些應用是不是沒有辦法去掉中心化或是責任歸屬的?(ex.著作權、智慧財產權:傳統場景 vs 全數位化場景)它是否真的具備值得信任的特徵?

  • 去中心化之安全性及責任歸屬
  • 混合式商業模型
  • 法務 / 財務 / 稅務 / 主管機關之認可
  • 零知識證明(不用完成某些證明條件,你可以自然而然知道這件事情真實)
    ex. 你想知道每天房間是不是有人進入,你不需要檢查某人是否接近門,也不需要檢查接近門的人是否帶有鑰匙,你只要在房門上夾帶一張紙條,就知道是否這件事情真實。

如果今天想要做區塊鏈ICO的募資、資本支出,應該試著把財務法務稅務的合規標準納入考量,區塊鏈領域上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有一些問題,但最終目標還是需要讓眾人接受。

04 / 區塊鏈發展困境:信任信仰的價值觀差異

如果用日常的商業場景來說,金錢交易的轉移,把錢用銀行交易需要 $10 手續費 5秒到帳;和用區塊鏈交易需要 $ 5 手續費 30秒到帳,你真的願意選擇相對於單純成本比較下更低的區塊鏈嗎?

  • 信任問題:機器 vs 人
  • 效用問題:民主 vs 效率
  • 責任問題:個人責任歸屬 vs 企業利潤
  • 利益問題:人性 / 利益 / 價值觀

綜合這些問題長久下來區塊鏈真的適合你?或者真的適合每個人嗎?跟這個社會的運作模式適合嗎?